随着新能源车辆的普及,南京多所高校逐步建成覆盖全校的充电桩网络,为师生提供便捷的充电服务。为优化资源分配、提升用户体验,我们对充电桩使用数据进行了深度分析,并基于反馈升级了预约系统,推动校园绿色出行更高效、更智能。
通过对历史使用数据的分析,我们发现充电高峰集中在午间(11:30-13:30)和晚间(17:00-19:00),部分区域桩位紧张,而教学区充电桩利用率较低。基于此,我们调整了充电桩分布,并在高需求区域增设快充桩,使整体利用率提升35%。
旧版预约系统存在“占桩不用”现象,导致资源浪费。新版系统引入动态计费规则:超时占用将阶梯式加收费用,同时增加“实时空闲桩位”显示功能,用户可通过小程序一键预约,平均等待时间缩短50%。此外,系统支持错峰充电优惠,鼓励用户在低峰时段充电,平衡负载。
通过问卷调查和平台留言,我们收集了2000+条建议,如“增加夜间充电保障”“优化支付流程”等,并逐步落实改进。未来还将接入校园一卡通,实现无感支付,进一步提升便利性。
南京高校充电桩网络正以数据为支撑,以用户需求为导向,打造更智能、更绿色的校园出行生态。
【本文标签】 南京高校充电桩、校园充电桩优化、新能源充电预约、智慧校园出行、充电数据分析
【责任编辑】